根据比音勒芬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2.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1%。然而,在营收保持增长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表现却呈现相反态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2亿元,同比下滑18.7%。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在第三季度单季表现得更为明显,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达到27.42%,凸显出公司当前面临的盈利压力。

营收增长与利润下滑的剪刀差
从单季度表现来看,比音勒芬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98亿元,同比增长3.23%,增速较前三季度整体有所放缓;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亿元,同比下降27.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下降32.01%。这种营收增长与利润下滑之间的“剪刀差”现象,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与利润增长之间正面临挑战。
销售费用激增是利润下滑主因
从成本端分析,比音勒芬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大幅增至1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49亿元增长近28%,这一增幅远高于营收增速,成为侵蚀利润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公司的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变化相对平稳,研发费用微增至9890万元,管理费用则降至2.43亿元。销售费用的急剧扩张可能源于公司为提升主品牌影响力以及孵化新品牌而加大的营销投放,这种策略短期内虽会压制利润表现,但长期看有助于品牌建设。
存货周转压力与品牌孵化成本
截至2025年9月30日,比音勒芬存货规模达到11.28亿元,较报告期初的9.5亿元有所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存货周转率同比增加了55天,这可能与公司孵化新品牌和为电商旺季提前备货有关。存货周转天数的增加意味着资金占用时间延长,会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对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衣中茅台”的光环与现实挑战
比音勒芬作为国内高尔夫服饰细分领域龙头品牌,自2016年登陆深交所以来,一直被资本市场称作“衣中茅台”,这一称号反映了投资者对其品牌溢价和盈利能力的认可。上市后至2023年,公司业绩一直保持稳健增长,但2024年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4.28%。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表明,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平衡点。
季度业绩波动与季节性因素
从季度数据来看,比音勒芬第三季度单季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4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更大,达到32.01%,这与前三季度整体18.7%的净利润下滑幅度相比,显示第三季度盈利压力显著加大。这种季度性波动可能与服装行业的季节性特征有关,包括夏季清库存、秋季新品推广等因素都会影响单季业绩表现。
机构视角下的业绩韧性与成长性
尽管短期利润承压,但专业机构对比音勒芬的中长期发展仍持相对乐观态度。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公司主品牌预计持续提升影响力,同时随着国际新品牌发布新品、威尼斯经营显著改善,业绩韧性与成长性优势预计延续。这种专业视角提醒我们,不能仅凭单季度或短期数据对企业价值做简单判断,而应关注其品牌价值和战略布局的长期效果。
比音勒芬当前的业绩表现反映了服装行业品牌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在保持营收增长的同时,如何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品牌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在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公司能否通过品牌升级和运营效率提升实现盈利能力的回升,将是检验其真正投资价值的关键指标。(注:本文基于企业公告及公开信息梳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务商业用途,如需完整财报细节可查阅原始公告,具体细节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