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时尚集团SMCP(旗下拥有Sandro、Maje、Claudie Pierlot和Fursac)2025财年前九个月交出了一份韧性与挑战并存的成绩单。在复杂多变的全球零售环境中,集团实现销售额8.96亿欧元,有机增长2.8%,可比增长达2.9%。这一增长态势在第三季度持续强化,印证了集团战略的有效执行与品牌组合的全球吸引力。
全球业绩稳健增长
尽管面临通胀压力与地缘政治波动,SMCP通过精细化运营维持了增长动能。第三季度可比销售额增长3.2%,延续了上半年的积极趋势。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全价销售策略的严格执行——平均折扣率较2024年下降3个百分点,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转型,为集团稳住了利润空间。
区域市场差异化表现
1、欧美市场:双引擎驱动
美洲市场以11%的增速领跑全球,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紧随其后,增长8%。这两大区域成为SMCP增长的“主推力”,反映出品牌在成熟市场的高认可度。法国本土虽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但仅微跌0.8%,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业绩表现优于当地同业。
2、亚洲市场:战略调整阵痛与曙光
亚洲成为唯一负增长区域,主因是中国市场的门店网络优化——2024年净关闭65家门店的“战略瘦身”。但第三季度已显现转机:中国线下门店同店销售额恢复正增长,折扣率更大幅下降8个百分点。这显示渠道精简后单店效能提升,品牌健康度改善。
品牌战略的核心支点
CEO Isabelle Guichot在财报中强调,集团正通过三大杠杆巩固竞争力:
1、品牌吸引力提升:通过产品创新与营销强化消费者心智占领,支撑全价销售;
2、门店质量优先:关闭低效门店,聚焦高潜力区位,优化客户体验;
3、区域灵活性:针对不同市场特性调整策略,如中国“关店提效”,欧美“扩张渗透”。
未来挑战
尽管集团对年末业绩持乐观态度,但隐忧仍存:法国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亚洲(尤其中国)消费复苏的可持续性需持续验证。需关注两大关键指标:
1、单店效益:中国区同店增长能否延续,验证“少而精”模式的成功;
2、毛利率:折扣率下降是否持续转化为盈利提升,尤其在通胀推高成本的背景下。
产业启示录
SMCP的业绩映射出时尚产业的关键趋势:在存量竞争时代,门店数量不再是黄金标准,单店质量与品牌溢价能力才是护城河。其中国市场的“收缩-修复-增长”路径,为国际品牌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转型模板——以短期阵痛换取长期品牌价值重塑,最终实现盈利模式升级。(注:本文基于企业公告及公开信息梳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务商业用途,如需完整财报细节可查阅原始公告,具体细节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