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化浪潮与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交汇,时尚产业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民族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扎根天然棉麻领域二十载的国民品牌茵曼,在汇美集团全新总部大楼内,茵曼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联盟(CCIA),落成了全球首家中国棉美学博物馆。
在“中国棉美学博物馆”的揭幕致辞上,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理事长,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付广表示:“中国棉美学博物馆”的揭幕,更是茵曼与国棉联盟深度合作的结晶。将棉花的种植史、纺织史、文化史编织成可触可感的史诗,让更多人读懂“中国棉”的文化艺术价值——它不仅是舒适的面料,更是东方美学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初心为壤,浇灌中国棉的文化之花
茵曼的每一步前行,都印刻着对棉麻的赤诚。品牌创始人方建华在“江南棉乡”长大,对天然棉麻衣物有着特殊情愫,这份情感化作品牌创立时的初心——让舒适、自然与慢生活的理念,通过棉麻织物走进千万家庭。
这份初心在实践中愈发清晰。茵曼积极投身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事业,不仅签署加入国棉CCIA战略协议,更以实际采购量彰显底气。据悉,茵曼累计采购新疆棉达150万公斤,且未来年需求预计增长30%以上。2023年,一场斥资千万的新疆棉田美学大秀,将棉的自然之美与土地的厚重交响共鸣;茵曼发起与起草的国内首个《高品质棉、麻服装标准》,则为行业竖起品质标杆。
2023年,茵曼发布五年战略规划,“百亿蓝图”与“世界棉麻生活品牌”的愿景更加明确。中国棉美学博物馆作为这一战略的文化载体,从诞生之初便肩负使命:既是中国棉的守护者,更是棉文化的传播者。
理念为魂,构建棉美学的精神殿堂
谈到建设首个“中国棉美学博物馆”的初心,方建华说“在中国,有那么多人穿着棉制品过日子,可真正了解棉、尊重棉、热爱棉文化的人,太少太少了”。一语道出了博物馆的策展初心。在他看来,中国棉,不只是材质,而是一种美学、一种文化的延续。而当下,恰恰缺少一个能系统传递棉之美学的平台。于是,汇美集团决意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棉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
这份坚持,让博物馆从诞生起就自带多重价值光环。在政治层面,它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以创新为笔,在传统文化土壤中书写“敢闯敢拼,向新而行”的答卷;在行业层面,它串联起棉花种植、纺织、设计的全链条信息,以标杆之力推动产业升级;在社会层面,棉的温暖质感被赋予精神意义,成为传递生活美学与正能量的纽带。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中国棉美学价值的博物馆,与汇美集团“汇时尚之美,强中国之梦”企业信念精准呼应:以棉为媒介,让时尚之美汇聚成民族复兴的文化力量。
脉络为轴,铺展棉文化的千年长卷
步入博物馆,如同踏入一部立体的中国棉文化史诗。博物馆策划团队以“以人为中心、以故事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为精神内核,遵循“叙事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策展逻辑,将中国棉的“人、事、物、美”娓娓道来。
序厅中《棉花之梦》的序言率先勾勒出创始人与棉的不解之缘。“从一缕棉絮开始说起”,旋转的“时间之轮”投影如同穿越时空的指针,将公元前2世纪的西域棉种、唐代宫廷棉织物残片、明清市井棉布商幡等碎片化历史印记串联成线,悄然揭开棉与中华文明共生的序幕,由此开启一场棉文化的探索之旅。
博物馆顺着时间的脉络,棉花自热带远道而来,在华夏大地扎根生长,织就了“衣被天下”的传奇。“壮丽棉途”展区中,从秦汉时期亚洲棉的传入,到南北朝非洲棉的登场,再到宋元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明清陆地棉的推广,直至20世纪50年代海岛棉在新疆的引种,一件件棉桃标本、复刻品与历史图片,清晰铺展棉花在中国的传播轨迹。
在追溯传播足迹的同时,棉花与文明交织的美学印记同样值得细品。“溯棉之美”展区里,先秦武夷山崖葬船棺中出土的棉布纤维、《禹贡》《后汉书》中关于棉花的记载、新疆出土的汉代红色棉布裙衣等文物与文献,印证着中国棉纺织业的悠久历史;元代的木棉搅车、汉代的手摇纺车,更让观众亲手触摸到古代工匠的智慧温度。
当目光从古代技艺转向近现代发展,在“棉花产业全球化历史”展区,从两千万年前的起源到当代格局,呈现棉花如何塑造世界。其中,“新中国棉纺织工业的腾飞”以数据见证辉煌:1959年进入世界前五,1970年棉纱产量跃居世界首位,2022年纺纱、织布产能占全球半壁江山……一张张图表诉说中国棉业的崛起。
这份崛起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共同托举。“方针指引 护航同行”展区展示相关政策文件,彰显国家支持;“凝心聚力 传扬国棉”展区镌刻着中棉所的科研贡献、茵曼等企业的行业实践,以及种棉人、科学家的坚守创新。“智慧棉花”相关展示让观众看到科技为传统棉业注入的新活力,“《高品质棉、麻服装标准》”则以新疆优质棉为例,详解好棉指标,作为国内首个相关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行业向高品质发展的决心。
体验为桥,让棉文化“可感可触”
博物馆的魅力,在于让历史走出展柜,与观众产生温度。走到“天工机杼”展台前,馆内第一台织布机静静矗立,既是中国棉业发展的当代见证,也是汇美匠心精神的鲜活象征。“传棉使者”通过投影技术,让张骞、黄道婆、张之洞、张謇等先驱“开口”,讲述推动棉花传播与产业发展的故事;“时光走廊”则聚焦近代,从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到张謇“棉铁救国”的实践,辅以“华夏古棉”、“时代新棉”等系列棉种标本,完整呈现棉纺织工业的转型与奋进。
除了静态的展品与文字,动态的影像与故事更让棉文化变得可感可触。360度环幕电影《织时代,绘华章》,以诗意语言串联历史与创新,展现棉花在中国历史中的分量;《一件棉衣的故事》从播种到成衣,完整呈现诞生历程,让观众感受每件棉品背后的辛劳与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未来将作为产学研基地,与高校合作开展棉文化研究,同时凭借独特的东方美学气质,成为广州文旅新地标,也让中国时尚多了一层千年的文化内核。正如博物馆荣誉馆长李付广所言:棉花的故事,是中国人的生活史、美学史,也是一部温柔而坚韧的民族记忆。我们希望通过这座博物馆,让更多人看见中国棉的价值,看见它如何走进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与情感。
以棉为线,以美为梭,茵曼正与时代共织“中国棉美学”的壮阔画卷。当这份东方智慧在全球时尚舞台绽放光芒,中国棉文化的生命力,终将成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底气。
(免责声明:本文文字和图片等所有信息系品牌(主办)方或品牌(主办)公关方提供,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