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4CLE中国授权展

访谈 | 王氏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王建江携八十一章《道德经》亮相丝绸苏州2020展

2020年08月01日 22:56  来源:华衣网

  2020年7月31日-8月2日,王氏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王建江携八十一章《道德经》亮相丝绸苏州2020展,向我们展现非遗技艺缂丝的独特魅力。

  纵观古今,缂丝堪称中国传统织造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通经断纬”的手法,所完成的丝织品古朴典雅、艳中带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织中圣品”。因织造过程极为精细,耗时耗力,宋元以来一直属于皇家御用品,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建江,王氏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相城区政协会员,苏州市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会员,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缂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相城区首批阳澄湖文化重点人才。

  王氏缂丝世家前三代传人都是清廷匠师,第一代传人王金定专做宫廷龙袍褂子等缂丝,第二代传人王新亭曾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和霞帔等,第三代传人王锦亭的作品《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奖。王建江的祖父王茂仙,解放后受聘于苏州市刺绣合作社任缂丝技术指导,为抢救保存缂丝古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作出了很大贡献。父亲王嘉良则被故宫博物院请去修补皇帝的龙袍,王建江跟随父亲参与此项工作,在修补龙袍中采用一些特别的工艺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得到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肯定。在与父亲合作多年,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王建江,渐渐成为王氏缂丝世家的中坚力量。

  2009年11月,王建江等5位王氏缂丝艺人历时3年,成功为首都博物馆复制明万历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再现400多年前衮服的风采;2012年5月,为首都博物馆成功复制清代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并被首都博物馆收藏;2013年6月参加“平安故宫” 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合作项目;2015年,又成功为故宫博物馆复制攒竹嵌玉石屏风,该屏风现已陈列在寿康宫。

  但这门无法用现代机器所替代的繁复手工艺正逐渐式微,濒临失传。一直致力于缂丝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的王嘉良缂丝世家工作室以及王建江,也在积极寻求破局之道,希望让缂丝这门珍贵的技艺能够更好的传承。

  “选择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题,展现缂丝技艺,一方面,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用这种方式展现《道德经》,一方面,也是因为缂丝与《道德经》都属于中国传承悠久的文化,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别看每一幅字字数不多,篇幅也不是特别大,但一幅就需要一个人耗费一个月的时间,算下来81幅需要6、7年的时间。足可见缂丝技艺的耗时耗力。”在介绍本次参展作品时,王建江告诉我们,“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来学习缂丝,把缂丝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下去,我基本都是免费教学!但现代化冲击下,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学习这样复杂的技艺,但真正愿意来学习的,必然是出于热爱。我现在有两位学生,已经跟着我学习了两年的时间。参加展会,也是希望让更多人直观的感受到缂丝之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给缂丝的传承保护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CLE云贸主题周

在线咨询